『水城·青』乡村振兴好青年丨杨海涛:重创新,懂回报,争做慈善扶贫带头人
下面让我们来看看
这位“好青年”的风采
重创新,懂回报,争做慈善扶贫带头人
杨海涛感叹:“先进的管理机制是企业生存的基石,更是企业发展的动力”。为谋求企业更好发展,他始终坚持学习,立志要用最新的管理理念把企业做大做强。
他学以致用,改革用人制度,坚持能者上庸者下,高薪聘请专业人才,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操作。通过一系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,增强了企业凝聚力。
短短几年,山东博特轴承在全国薄壁轴承领域中遥遥领先,产销量排名山东省第一,中国第三。
杨海涛始终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,只有真情回报,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支持而发展壮大。2015年,杨海涛把市政府返还的22万土地扶持款,全部捐给杨烟店村,用于购买村民的医疗、养老保险,又为烟店镇举办第一届、第二届轴承商会联谊会捐款7万元,使烟店轴承民营企业文化更加活跃。他还带领临清市轴承商会在儿童节、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慈善活动,累计捐赠善款及投入资金达60余万元,共捐助棉被400余床、衣物近2万件,捐助贫困大学生10余人,商会主办和协办各类活动共计20余次。2018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,商会建立了临清市青年志愿者烟店镇服务站,为鳏寡孤独、重病患者等提供及时帮助。
为更好的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、提高业内人员的专业水平,轴承商会筹资10万余元,开办商会图书馆,购买3千余册书籍,免费供商会会员、轴乡人民查阅。杨海涛还提议筹办轴承文化馆,经过近4年的努力,目前已收集轴承相关老物件1200余件,老资料、专业书籍350余册,并将文物与现代声光电技术结合,充分展现“中国轴承贸易之都”特有的轴乡文化,弘扬独具特色的“轴承精神”。
2016年烟店镇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单位在公司挂牌成立,先后投入80万元,对南崔庄村、樊庄村、邢坊村进行精准帮扶。随后杨海涛在三个村庄建立了村企结对点,优先吸收帮扶村庄的人员进厂工作,目前共招收贫困人员40余名,人均收入达每月4500余元,成功实现脱贫。
“奉献不言苦,追求无止境”是杨海涛恪守的人生格言,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是杨海涛作为党支部书记的人生标签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